在水質監測領域,生化需氧量(BOD)是評估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關鍵指標。BOD快速測定儀憑借高效、便捷的特點,成為水質檢測的常用設備。了解其規范的試驗過程,是獲取準確可靠數據的重要前提,下面將詳細介紹BOD快速測定儀的試驗過程。 一、試驗前準備 試驗開始前,先檢查BOD快速測定儀的外觀,確保儀器無損壞,各部件連接正常。接通儀器電源,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預熱,一般預熱時間為15-30分鐘,使儀器達到穩定的工作狀態。同時,準備好所需的試劑,包括稀釋水、接種液、硫酸錳溶液、堿性碘化鉀-疊氮化鈉溶液等,檢查試劑的保質期和儲存狀態,確保試劑有效。此外,準備好干凈的具塞量筒、移液管、培養瓶等玻璃器皿,并用蒸餾水沖洗干凈,晾干備用。 二、水樣采集與處理 水樣的采集和處理對BOD測定結果影響重大。在采集水樣時,應使用合適的采樣容器,確保水樣具有代表性,避免采集到水面漂浮物或水底沉積物。采集后,若水樣中含有大量懸浮物,需用濾紙進行過濾,但要注意過濾過程中不能損失水樣中的微生物。若水樣的BOD值過高,超出儀器的測量范圍,則需要對水樣進行稀釋。稀釋時,根據經驗或預估的BOD值,準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水樣,加入適量的稀釋水和接種液,充分混合均勻。 三、儀器操作步驟 將處理好的水樣分別注入BOD快速測定儀配套的培養瓶中,注意不要讓水樣產生氣泡,裝滿后立即蓋上瓶蓋,確保密封良好。將培養瓶放入儀器的培養槽中,設置好培養溫度(一般為20℃)和培養時間(通常為5天),啟動儀器開始培養。在培養過程中,儀器會自動監測水樣中的溶解氧變化,通過內置的傳感器和算法計算出BOD值。 四、數據記錄與處理 培養結束后,儀器會顯示BOD測定結果。此時,將數據準確記錄下來,同時檢查數據的合理性。若數據出現異常,如與同批次其他水樣數據差異過大,或超出正常范圍,需分析原因,可能是水樣采集、處理不當,或儀器故障等,必要時重新進行試驗。記錄好數據后,根據試驗目的和要求,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,如計算平均值、標準差等,為水質評估提供科學依據。 五、結語 規范操作BOD快速測定儀的試驗過程,能確保獲取準確的BOD數據,為水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。在實際操作中,操作人員需嚴格按照上述步驟進行,并不斷積累經驗,提高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|